顯示具有 任達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任達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鬼絲看公仔箱=雛妓X微笑背後的現實

  SARA5  

本來討厭某些電影充斥無謂的旁白,旁白不但沒有幫助劇情發展,角色情緒發洩都用在旁白上,角色彷彿失了魂一樣。

鬼絲終於遇上一部配上旁白是如此有意義的電影《雛妓》,因為女主角在青少年墮落時期讓她有口難言,她的自白造成了解角色之便。


SARA

真實和做夢有什麼分別
大家在觀看《雛》之前,不知道是抱着怎麼樣的心情入場呢?

要是大家抱著「星期日檔案」般探討社會時事的心態,或是要看蔡卓妍脫光衣服的話,這部片恐怕令大家失望。

因為《雛》只不過是說蔡卓妍飾演的虛構人物SARA傳記,以她自身和身邊的女生故事來講述女生如何依靠男生來過活。

故事帶來的震撼已經有強大的效果,所以導演和編劇都沒有刻意讓蔡卓妍無時無刻和觀眾肉帛相見。


到底有沒有愛過我


SARA在青少年時期被繼父侵犯,站在門外的媽媽沒有勇氣打開房門面對一切。媽媽在事後居然站在繼父一方,她的說話比侵犯帶來的傷害更加大。

之後無論SARA成為任達華飾演的政府官員包養的雛妓,或是SARA大學畢業後到報社工作都要看老闆的眼色。

所以SARA到清邁散心時,決定幫助清邁姑娘脫離賣淫生活,她不是出於正義之心,只是她看見這位姑娘有昔日自己的影子,來填補當年不能拯救自己的缺失。


SARA2

編劇讓《雛》中女生角色都是處於被需要照顧的弱者,她們的無助讓男生的強勢變本加厲。

也沒有刻意安排她們在後段變得自強,在電影結尾只是交待SARA回到報社繼續和老闆抗衡。

編劇只是帶著無奈的心情結束故事,彷彿告訴觀眾︰接受這個如此逆來順受的世界吧﹗


SARA3


是的,SARA回到現實生活去,依舊以自己方式在社會中求存。

就像鬼絲在虛構故事得不到一些打氣就要回到現實,感覺真是糟透了。


微笑背後的現實


蔡卓妍因為《雛》中的角色得到不少正面評價,甚至多次提名到電影獎項去。

不管有沒有得獎,鬼絲明顯地看見人生經驗的累積讓她在表演上得心應手。

不過,她的對手演員也是重要的因素。特別是任達華沒有出現蔡卓妍大學畢業禮之後,二人在車子上吵架一幕。

吵得面紅耳熱的年輕女生和早已經歷兩性關係幾十載的成熟男人的對比看得十分過癮。


SARA1


角色之黑暗讓蔡卓妍在現實中久久都不能恢復情緒,唯一可幸的是SARA是個虛構人物。

在現實中面對類似人生的女生,難道她們必需催眠自己活在虛構之中嗎?


《雛妓》基本資料
上映年份︰2015
導演︰邱禮濤
編劇︰李敏
主演︰蔡卓妍, 任達華, 柳俊江

資料來源︰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鬼絲看公仔箱=沖鋒戰警X任達華,你辛苦了

沖鋒戰警  

只要提起任達華和警察,十之八九的相關影評都會提及杜琪峯電影《PTU》。

鬼絲為了任達華再次飾演警察的關係而關注到羅守耀導演的《沖鋒戰警》。


鬼絲向來直話直說,很好看的電影不妨推薦分享,不好看的電影也會奉勸大家別踩雷。

《沖》屬於後者,而且不是屬於有空就看的類別,而是不值浪費時間觀看類別。

所以,華哥願意花時間拍攝實在辛苦了。


十萬個為什麼


與其這部片被歸類為警匪片,不如被分類到奇幻片。

接近退休年紀的警長居然獨來獨往及勇於參興前線行動。多次為了打架而打架的場面展現和年紀不相符的敏捷身手。

 沖鋒戰警2

警長的智障兒子死掉,如鬼片般再次出現及消失的身影未免過於唐突。

突顯親情的一面太過用力,鬼絲實在感動不了。


還有結局和搶匪駁火的伏筆實在舖得太長,表達同一個意思的對白何必演兩回呢?

招兵買馬去搶劫這回事,非要李燦森不可嗎?

 沖鋒戰警1

以上「十萬個為什麼」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在觀看《沖》的鬼絲在每一分鐘都冒出新的問題來。

直到警長的智障兒子消失下半身時,鬼絲才醒覺既然導演選擇鬧劇般處理《沖》,就無謂再以正經八斗的價值觀來審視它。

沉悶的情節該沉悶、誇張也誇張了,身為導演及編劇的羅守耀真是盡忠職守。


《沖鋒戰警》(又名︰The Constable)基本資料
上映年份︰2013
導演、編劇︰羅守耀
主演︰任達華, 李燦森, 邵美琪


資料來源︰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鬼絲看公仔箱=出埃及記X狼來了狼來了狼來了


出埃及記2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以為地球是一塊無限伸展的平地。

很久以前,人們以為其他星球都是以地球中心轉動著。

要是鬼絲說上圖是真人真事一群警察穿著蛙鞋和潛水鏡毆打犯人,大家相信嗎?

天馬行空的想法總是來自彭浩翔的腦袋,《出埃及記》由頭到尾的離奇劇情不次於王家衛導演的作品。不久以前,有多少個人看得懂彭浩翔的黑色幽默。


愛你愛到殺死你


透過張家輝的神秘角色説及天天上演的陰謀論,意外也是蓄意犯罪。

尤其是太扯的真相,大家都被理性和知識蒙蔽。

出埃及記1

喊得太多狼來了的話,謊言都會變成事實。

男生得一想二是天性,女生想盡辦法悍衛自己的愛情是母性。

出埃及記

於是任達華遇見張的前妻溫碧霞是如此尤物時,他動心了。

換來的下場就是張家輝所說的離奇陰謀論。這就是過度靠近真相的結果。


都是該死的荷爾蒙


彭導演前作《大丈夫》及後來《志明與春嬌》(按我)、《飛虎出征》都是大同小異的不忠事件。

困獸鬥的婚姻、原地踏步的情侶都是無處發洩的精力作祟。

要不是該死的荷爾蒙,女生何會萌生危害他人性命的想法呢?


《出埃及記》基本資料
上映年份︰2007
導演︰彭浩翔
編劇︰卓韻芝, 彭浩翔, 尹志文
演員︰任達華, 張家輝, 劉心悠, 邵美琪  

資料來源︰






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鬼絲看公仔箱30DAYS連發之6-電影=PTUX黑貓白貓都是貓

PTU1  
《PTU》是鬼絲喜愛杜琪峰導演的電影之一,出其不意的劇情總是帶來鬼絲驚喜。

電影其實不只在講述警察和黑幫的交手,也是描寫人的行為。

火鍋店內高朋滿座,普通客人要讓座小混混們。然後反黑組警長肥沙(林雪 飾)來到不哼半聲,小混混們自然地讓出位置。

這些只是針對身份地位,欺小怕大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劣根性。

做錯事後不是反省認錯而是計劃如何掩飾,所以肥沙被小混混在後巷毒打後發現配槍失去踪影,他立刻買來玩具槍頂替。

PTU

是非之間總是有個灰色地帶,機動部隊由展(任達華 飾)帶領的小隊幫忙肥沙尋找情報而濫用私刑,重案組張隊長(黃卓玲 飾)在混亂槍戰後補發幾槍及錄取假口供等等。

一旦墮入灰色地帶,就會在非常時期使用非常手段。嚴格來說,結局讓眾角色集合起來的理由有點牽強,特別是小孩在凌晨兩時出現已經是奇怪的事。

PTU2

《PTU》是講述尖沙咀街頭晚上發生的事情,杜琪峰導演在兩年間斷地拍攝。

因為劇情發生在夜晚而且封鎖街道拍攝關係,電影內使用的燈光並不是借用黃光街燈,而是重新設置白光效果。

這個安排讓尖沙咀街頭貼近電影營造的氣氛,結局槍戰揚起的細煙也因為白光而顯得特別唯美。


《PTU》(又名機動部隊, PTU: Into the Perilous Night)基本資料
上映年份︰2003
導演︰杜琪峰
編劇︰歐健兒, 游乃海
主要演員︰任達華, 邵美琪, 林雪, 黃浩然


資料來源︰


痞客邦同步發文


。。。。。。。。。。。。。。。。。。。。。。。。。。。。

連發6天

不知道鬼絲能夠堅持最後...

不管了, 能發多少就多少吧...





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鬼絲看公仔箱30DAYS連發之5-電影=非常突然X突然但不會唐突

非常突然  

《非常突然》是香港九十年代的電影,現在觀看製作團隊名單會是覺得非看不可的警匪片。

監製杜琪峰,導演游達志和編劇游乃海、司徒錦源等人。

杜的愛將如劉青雲、任達華、黃卓鈴及許紹雄均有參與演出。

非常突然1

可惜,那時候的《非》是滄海遺珠的作品,表現不算突出。

鬼絲曾經說過,除非有遺忘症,否則某些電影一生觀看一次便會缺乏觀看第二次的動力。《非》劇情發展就是屬於天機不可洩漏類型。


輕敵比敵人本身更加可怕


突然出現兩幫賊人,其中一幫犯罪事敗逃走,另一幫準備犯案已經被警察盯上。

後者鋒芒畢露讓警察任達華和劉青雲等人忙得不可開交,誰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這是一部純粹警匪片,為了淡化剛強氣息,編劇加進了愛情線,與後來杜琪峰執導的《暗戰》(按我)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蒙嘉慧 )。

劉青雲和任達華同时喜歡上蒙嘉慧,她的表現讓前者誤會她對任達華有好感,直至她對劉青雲發脾氣才恍然大悟。

非常突然2

回想劇情,編劇為了始料未及的結局事先以一波又一波的發動攻勢。就算下一秒發生的情節是出人意料也不會令觀眾覺得唐突。層層堆積的好奇心到最後一次性爆發來完成從頭到尾都是突然的結局。


《非常突然》(Expect the Unexpected)基本資料
播放年份︰1998
導演︰游志達
編劇︰游乃海, 司徒錦源
主演︰任達華, 劉青雲, 黃卓玲, 蒙嘉慧, 許紹雄


資料來源︰
洋蔥頭表情符號來自洋蔥酷樂部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鬼絲看公仔箱=救火英雄X救人不是救火

 lightgoesout  

201314年華語片顯得火光熊熊,兩部都以火災為題材的華語片先後上映,先是2013年有彭發、彭順導演,劉青雲、古天樂主演《逃出生天》(按我)。以廣州某座大廈為背景,利用3D效果作招徠,結果眼高手低。

2014年郭子健導演,謝霆鋒、余文樂主演《救火英雄》,終於回歸到在香港熟識街道發生的災難片。


 lightgoesout2


透過無言的預告片,爆炸、煙霧都訴說著《救》有多麼驚心動魄。

謝霆鋒和余文樂的角色都是意見不合的一對,鬼絲可以想像他們到最後會通力合作逃出火場。


 lightgoesout1


謝霆鋒向來拍攝動作片都是親身上陣,是否讓畫面真實一點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鬼絲只知道三十多歲的他應該因為拍攝而累積不少受傷的痕跡。反正鬼絲覺得用替身沒差,而且替身演員是專業人士,他們始終會知道如何避過危險。

余文樂在訪問時坦言,許多年沒有和謝霆鋒合作,覺得對方變得成熟了。

也是,他們上一次合作的電影已是2007年《男兒本色》的時候,覺得對方有變化是當然的事情。


 lightgoesout3


《救》的演員還有胡軍、任達華、安志杰等人。火災片紛紛上檔,會否帶動年輕人加入消防隊的效應呢?

《救火英雄》(又名︰特種救援英雄, As the Light Goes out)基本資料︰
上映年份︰2014
導演︰郭子健
編劇︰郭子健翁子光


資料來源︰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鬼絲看公仔箱=放‧逐x不要忽略那個點在劇名的中間

exiled    

多篇網絡文章都說《放‧逐》是《槍火》(按我)的延續,而前者不及後者來得精彩。

《放》的確起用大部份《槍》的演員(不知道是刻意或是巧合?),而且兩部同是涉及大量槍戰場面。不過鬼絲覺得各有各精彩,硬要比較的話只能說兩者的不同之處。

mission2

《放》的主題是兄弟情,即使奉獻生命也要情義永共存。《槍》只是一個上頭派使的任務,若然勢色不對大可轉頭便走,不過會背負背叛之名,同樣招致殺身之禍。當然,以「義氣」之名會死得轟轟烈烈。

兩者槍戰場面同樣可觀,《放》角色們的槍法不講求精準,只要求血花四濺來加強氣氛。《槍》因製作費用問題,必需營造一發都不可浪費的場面,不需要血漿的輔助,跑龍套倒下來就是場面的終結。


一斤義氣值多少錢


如文章標題,《放‧逐》真的有一個「點」在中間,所以電影主題並不是「放逐」,而是「放」與「逐」。但是英文譯名用Exiled一字,意譯只有「流放」並無「追逐」的意思。所以不明白杜琪峰導演在戲名上到底表達什麼意思。

不過看完《放》後,鬼絲推斷主題介乎兩者之間。

故事中阿和(張家輝 飾)是被流放之人,不過為了家庭著想,他又重返罪惡之地。

當黑社會老大大飛(任達華 飾)知道曾經效命於自己的阿和回到澳門,他派遺阿火(黃秋生 飾)和阿波(林雪 飾)殺掉阿和。同是大飛手下的阿泰(吳鎮宇 飾)和阿貓(張耀揚 飾)聞訊而至企圖阻止血流事件。

《放》沒有太多解釋於五人為何情如兄弟,只是簡單幾場戲就交待他們的兄弟情感。

阿火和阿波可以不說一句,進門就「呯、呯」幾聲殺掉阿和,阿泰和阿貓也可以置身事外,不為別人闖進危險之地。但當暗殺阿和不果後,五人竟然可以同桌食飯,而且有講有笑。

exiled4

阿和自知大限將至,執行最後一件買賣來確保妻兒的生活費,自以為這是簡簡單單的「殺掉一個人」卻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鬼絲看見大飛的槍一發接著一發地打中受綑的阿和,心想阿和當場暴斃。可是他用意志力撐下去,四人也確保把阿和全屍送返妻兒身邊。

四人被認定背叛大飛,有機會逃走的他們再次來到大飛面前。明知九死一生的他們也豁出去,寧願用過億黃金都要換回阿和妻兒的性命。五人因情義而相聚,也因情義而犧牲性命。義氣能用金錢買回來嗎?


我們都是主角


雖然電影以戲份來評定誰是主角和配角,可是鬼絲覺得《放》的每一個角色都是主角。

以張家輝飾演阿和為例,他只是出現在《放》前半部。他像導火線般帶領整部戲的發展,因為他,其餘四人決定完成他的心願而差點賠掉性命。

阿和的死亡並沒有為事情做個完結,四人因他的死亡更加專注向大飛報復。


電影後段,任賢齊出現。他是護送黃金的警察之一,當匪徒出現搶奪黃金,只剩他孤軍作戰,可是他依然不慌不忙叼著香煙,準確地射殺敵人。

在敵眾我寡之下,他已有心理準備面對死亡,他每發一槍彷彿向壞人宣告「我不會妥協」。要是那四人沒有出手相救,恐怕任賢齊已經上天堂了。

短短十多分鐘的戲份,鬼絲不禁覺得他很帥。

exiled5



順其自然會有驚喜出現



《放》後段用擲錢幣來決定四人逃走路線,看來兒戲,實情是導演舖設四人不知該歸何處,貫徹順其自然的「放逐」理念。
讓命運決定自己去向,結果四人遇上得到黃金而一世無憂的機會。驚喜程度足夠嗎?

exiled1

從製作特輯得知《放》幾乎沒有劇本而進行拍攝。即是劇情需要導演忽發奇想甚至演員臨時發揮而成。

讓劇情順其自然地發展是好壞參半的念頭。好的是演員能自由發揮,相反就是劇情發展容易離題,所以導演必需確保劇情連貫及合理。演員不知劇情走向下情緒表現得不對勁,容易出現重拍場面。

另外,《放》出現的危險場面都是由演員真人上陣,例如張家輝被放火一幕、最後九死一生的槍戰也是。

不過在最後九死一生的槍戰裡,經過多次演練及剪接效果,鬼絲看得驚心動魄,也替演員捏一把冷汗。不過槍打出來的煙霧太多,讓人分神。

鬼絲推薦其中四人帶阿和到黑市醫生就醫而遇上對戰一幕,導演善用慢放畫面、全景等鏡頭讓鬼絲清楚知道角色們的動向,而且運用各項道具營造刺激感,讓一鏡到尾的場面顯得特別精彩。



資料來源



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鬼絲看公仔箱=大追捕X周顯揚帶著摸得著頭腦的殺人犯回歸


murderer      

沒錯,看到以上的海報確實不是《大追捕》。但是,知道我下的標題是什麼意思嗎?

如果有看郭富城主演《殺人犯》(中譯︰罪與罰)就了解我說什麼。好久沒有進入電影院看港產片,看過《殺》的海報及預告,儘管導演及編劇都是陌生名字,都忍不住為了郭富城而跑去買票。畢竟郭富城真的由偶像成為演員嘛。

記得《殺》得到最多的是什麼呢?高票房嗎?各大電影獎項嗎?通通不是這些,《殺》得到許多討論聲音。就我本身而言,聲音有正有負,不過後者居多。《殺》不能歸類為懸疑片,說是奇幻片會更加正確。別開生面以不老症為結局,能反駁的劇情也太多,難以說服觀眾。如果不是郭富城主演,恐怕票房滲淡(我也不會進去電影院觀看)。還有,提名獎項也只有個人領域,有關製作班底或電影本身的提名卻一個都沒有。


#含《大追捕》劇情,慎入#


感覺雷同但不代表感覺良好


兩部片同是導演周顯揚及編劇杜緻朗的手筆,我會略過《大追捕》的劇情大綱和角色介紹,先說值得一讚的部份。

《大》的劇本明顯下了功夫,也進步許多。簡單的主線再發展眼前一亮的支線,結局也有說服力(雖然仍然有反駁)。另外,動作情節也看得償心悅目,特別是片頭十分鐘不能不看(一定準時入場哦﹗)。電影後段於狹窄的纜車上的打鬥場面也是可看之點。

nightfall3

劇情都有可取之處,選角也為電影增色不少。我相信《大》會獲得個人領域的獎項提名,主角張家輝、男配角王敏德和女配角文詠珊都落力演出。張家輝為《大》減肥,練出六塊腹肌,看電影前還疑惑當一個囚犯需要如此身形嗎?看完卻完全明白他的感受。還有,張家輝出獄後遇見文詠珊而淚流滿面的畫面,當初以為他看見人有相似的關鍵人物,但最後的獨白卻說明他的眼淚。相比張家輝的演出,任達華較少發揮機會,不過他演得到位。王敏德在電影後段嘶聲力揭的一幕令人又愛又恨。

文詠珊一人分飾兩角,少了放大瞳片(大眼仔)的輔助,就算特寫她的眼神也不覺得別扭,造型及氣質都散發出少女情懷。

懸疑片是否成功,除了劇本外,配樂也是功不可沒。雖然兩部片的配樂為其加分不少,可是沿用同一位配樂師,甚至風格如出一徹。反而覺得配樂師是否偷懶呢?既然不是續集,配樂風格可以改變一下。


讚美以後,說說令我感到疑惑的部份。

《大》的劇情舖排明顯和《殺》一樣,開頭先聲奪人,再慢慢帶入劇情。結局同是由角色坦白犯罪經過,再以零碎片段配合。這點和配樂的感覺一樣,不想多說。

nightfall2

《大》人物發展依然曖昧不明,戲裡對白似乎說中劇本本身的盲點,概要是「不知就裡就把搜索範圍擴大,用一年時間都查不完」。電影開頭拋線太多,接近一百二十分鐘的片長都不能把線收回。如果給予編劇六個小時應該能夠把各個角色的去向收回來吧。例如任達華太太到底是自殺或他殺呢?也許,張家輝最後一段獨白能釋懷任達華的不滿,不過始終謎團未能解開。此外,張家輝最後帶走文詠珊一幕,他怎樣安置洪卓立呢?此時並沒有揭露張家輝的目的,他仍然被標籤為危險人物,洪卓立像人間蒸發般消失還是說不過去。既然文詠珊最後決定自首,安排洪卓立在旁邊出現以確保他沒有慘遭毒手都好。


預料之內


我都是在電影院看完兩部片,一樣的問題出現在播放的時候。觀眾在不應笑的地方笑出來,引發其舉動源自對白也有劇情。是對白出現爛GAG?是劇情變得無稽?引發笑聲的原因應該無從考究,不過在懸疑片能聽到笑聲可算是另類的成功。

nightfall

經過兩部片的洗禮,讓我印象深刻不只是出色的演出及反駁的劇本,還有勇於嘗試及大有進步的導演和編劇。希望他們會繼續合作。也許,我會乖乖付錢再度堅持一百二十分鐘,然後再聽到旁邊的觀眾在劇終時粗口大罵。或許,我選擇上網觀看二十分鐘然後關掉。

《大追捕》(又名Night Fall)基本資料
上映年份︰2012
導演︰周顯揚
編劇︰杜致朗

資料來源


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鬼絲看公仔箱=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三部曲X原諒我今天不懂得珍惜


date2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2》主題曲「假如真的再有約會」其中的歌詞「原諒我今天不懂得珍惜只知任性」實在見證一共三輯《我》的興衰。《我》是亞視的高收視率自制電視劇,也是廖廖可數能讓無線自亂陣腳的劇集。

《我1》題材新穎而吸引觀眾收看。《我2》雖然和《我1》的劇情毫無關係,但是後者讓劇本發展變得完美,也是鬼絲喜愛的一輯。《我3》是以《我2》寫成的後續故事,亞視希望再次回應觀眾熱烈反應也好,希望打擊無線也好,為了完夢卻讓《我3》變得支離破碎,也讓觀眾感到可惜。
相信鬼絲,如果你開始看《我》系列,不要看第三輯,否則會失望到底。

成也矛盾 敗也矛盾

date1

《我》系列不管在劇情發展、角色關係上都充滿矛盾,不過這都是吸引的地方。
只說《我2》的劇情,軀魔龍族馬氏世世代代以「消滅殭屍王將臣」為祖訓,來到第41代愛穿短裙又毒舌的傳人馬小玲(萬綺雯 飾)實行除魔伏妖的天職。
本是殭屍的國華(尹天照 飾)眼見後人況天佑(尹天照 分飾)死去,於是借用他的身份生活。不管動機如何,國華成為天佑後接收所有有關天佑的事情。包括兩個重要的女人。一個是很愛天佑的女朋友珍珍(楊恭如 飾),另一個是很愛和他吵架的朋友小玲。
雖然他知道小玲是「見殭屍殺殭屍」為天職卻沒有掉頭就走,他反而想進一步了解小玲。

date

因為國華和天佑的外表相似,其他人都沒有發覺掉包事件。直至小玲揭發國華是殭屍的身份。小玲偏偏沒有把他就地正法。
鬼絲曾經想過小玲是否對國華有移情之舉,可是優柔寡斷的國華和爽朗的天佑根本是天差共地。所以得到結論是,小玲是喜歡國華本人。
編輯為了強調馬家祖訓的重要性而讓小玲成為堅強的女人,所以奪去示弱的象徵「眼淚」。
小玲不惜失去所有親人、朋友都要對付將臣,能夠令她堅持下去奮鬥的動力不是祖訓而是愛情。

殭屍王將臣(任達華 飾)是矛盾混合體。當年將臣不忍心看見國華死掉,所以把他變成殭屍。不情願變成不死的況國華要飲血為生而變得鬱鬱寡歡,將臣是否好心做壞事呢?
非人類的他偏要了解人類的想法,於是他親身經歷希望自己變得人類一點,結果因想法複雜的人類令自己變得更加混亂。
自己深愛的大地之母女媧(黃卓玲 飾)決定滅世,將臣雖然反對可是他又不能做點什麼。

date4  

試想一下,要是小玲沒有喜歡國華,她就會把他消滅。如此只有小玲獨自對付將臣,勝算簡直是少之又少。
國華因為愛情令自己的力量昇華到極點,合小玲之力才能把打敗將臣。
將臣也因深愛女媧而忘記自己的本職,自己不忍心出手阻止女媧,只好假手於人令小玲等人萌生敵對念頭。
所以由頭到尾都存在著矛盾的《我》說的不是人的想法有多複雜,而是愛情帶來的牽絆。

基本資料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上映年份︰1998年
監製︰梁天,冼志偉
編審︰李綺華,張國源
集數︰35集(每集45分鐘)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2》
上映年份︰1999年
監製︰冼志偉
編審︰陳十三
集數︰43集(每集45分鐘)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3》
上映年份︰2004年
監製︰譚友業
編審︰陳十三
集數︰38集(每集45分鐘)

資料來源